近年來,東陽市在浙江省委和金華市委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全面、準確、完整地貫徹新發展理念,按照“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扛旗爭先、崛起浙中”的要求,堅持“經濟強市、文化名城、歌畫東陽”發展定位,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數字化改革為牽引,以科技創新為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大力推進城鄉風貌整治提升和未來社區建設,不斷加快共同富裕強市名城建設,探索走出了一條共富共贏的東陽之路。
??強機制,補短板,催生城鄉美麗蝶變
??2023年,東陽市圍繞“兩確保、三突破、六更高”戰略指引,銳意開拓進取,奮勇扛旗爭先,聚焦強機制、補短板、增底蘊、提顏值目標,進一步提升城鄉風貌和基礎設施品質,不斷壯大產業空間能級,持續拓展生態空間價值,著力打造具有東陽辨識度的標志性成果,持續催生城鄉美麗蝶變。
??優化機制、強化保障,推進風貌整治走深走實
??為深化城鄉風貌整治提升,2023年東陽市進一步強化工作機制,完善工作制度,在高位調度、專班作戰基礎上,突出項目化、清單化和責任化,制定“一圖一表一清單”,建立健全例會制度,定期部署、及時復盤、限時銷號,高效推進落實。堅持“項目一本賬”制度,建設用地指標向風貌提升項目傾斜,研究制定資金管理辦法,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相關項目投資、建設、運營和管理。出臺督導辦法,完善督導工作機制,實行季度曬拼創,并作為年底鄉鎮街道、機關部門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依據,切實把城鄉風貌整治工作落實落細。
??補短板、注活力,推動城鄉美麗蝶變
??一是補短板。全面梳理城市建設的難點、堵點、痛點問題,落實落細相應的城市風貌提升策略,實施“重點項目+專項行動+后續謀劃”3類項目,三管齊下助推城鄉風貌整治提升:著重開展重點項目建設,擦亮風貌底色;部署開展“小切口”做“大文章”的精提專項行動,提高風貌成色;謀劃后樣板時代項目,彰顯風貌亮色。
??二是注活力。持續開展存量空間微更新行動,提升微小、零散空間的利用率,充分利用閑置國有資產、橋下空間、騰退廠房等低效建筑,通過立面重塑、功能重組,落地親民惠民的共富風貌驛、橋下運動基地、一站式服務的鄰里中心等項目。
??三是打造特色案例。以特色為導向,打造一批精品典范。開發“東陽風貌”APP,大力宣傳全市共富基本單元標志性成果,推出5條共富風貌游線,打造3個共富風貌驛,改造1座5G數字特型塔,2023年東陽新增3個城鄉風貌樣板區建設試點。
??共建共享、共富共贏,提升百姓幸福指數
??一是完善公共服務,提檔居民生活。以全域推進未來社區建設和城鎮社區公共服務集成落地試點為契機,聚焦急難愁盼問題,結合現代社區、老舊小區改造等專項行動,因地制宜推動原有養老托育服務體系提檔升級,加快推動公共服務優質共享。
??二是挖掘產業特色,夯實產業基礎。依托優質影視資源,引入綠色高新技術,利用攝影棚第五立面布置光伏組件,減少碳排放增加發電量,提升影視產業的經濟性和生態性;構建數字大腦,促進產業迭代升級;依托農文旅優勢,建設共享田園,通過農村土地流轉和完善功能配套,實現現代農業、休閑觀光、研學旅游等業態有機融合,確保生態和經濟、效益同步提升。
??三是探索運維模式,實現抱團共富。探索“第三方運營”“村集體自持”“村企合作”“政企聯動”等多種運維模式,通過民主管理+多元合作等方式,拓寬營收渠道,帶動基本單元持續擴產增收,切實提升百姓幸福指數。
??以點帶面,全域推進未來社區建設
??2021年12月,黨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意見》。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浙江省委十四屆九次全會提出“要著力建設共同富?,F代化基本單元,全省域推進城鎮未來社區、鄉村新社區建設”的戰略部署,這一重要部署標志著未來社區從“單點建設”轉入“全域建設”的新階段。2022年,浙江省風貌辦公布了《全域推進未來社區建設和城鎮社區公共服務集成落地改革第一批試點名單》,東陽市作為金華市唯一試點,聚焦打造共同富?,F代化基本單元,持續推進全域未來社區建設;2023年,東陽市又增加了7個社區入選未來社區創建名單。
??強化規劃引領
??為統籌推進全域未來社區建設,東陽市2022年編制了《東陽市城鎮社區建設專項規劃》,為未來社區建設提供規劃引領。2023年,東陽市出臺了《東陽市未來社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明確了今后3年未來社區推進計劃。計劃以“一統、三化、九場景”落地為目標,以“一社區一特色”打造為著力點,結合城市有機更新、老舊小區改造,充分挖掘社區特色編制單個未來社區建設一體化方案,以未來社區建設一體化方案為建設藍本,統籌推進公共服務補短板、“三化九場景”落地及基礎設施提升項目建設。
??東陽市未來社區聯動老舊小區改造,近3年累計改造老舊小區項目21個,共計完成投資34?016萬元,涉及8?882戶、1?376棟,改造建筑面積104.53萬平方米(其中向上爭取各級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資金7?774萬元),極大提升了小區居民的獲得感、歸屬感、幸福感。
??探索長效運營機制
??為保障未來社區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結合現有未來社區建設現狀,東陽市積極探索社區+第三方專業運營團隊、社區+國有企業、國有企業+專業運營團隊等多種主體的未來社區可持續運營模式,比如:猴塘未來社區規劃實施單元為東豐小區,東豐小區實行由小區注冊成立物業公司,并以黨建為引領,建立紅色物業,走出一條東陽特色運營之路;學陶未來社區按照未來社區九大場景設置33項指標要求,以黨建智治和“一老一小”公共服務為核心,以數字化智慧化改造和“補短板”式“三化九場景”功能嵌入為主,整合社區現有資源,增補優質社區公共服務配套,重塑社區生活圈活力,實現場景“線上”智慧化功能全實現、服務應用社區單元全覆蓋。
??注重數字賦能
??近年來,東陽市大力推進全域社區數字化服務平臺建設,服務平臺采集和導入了“人、房、車”等基礎數據,結合社區治理端和服務端建設了黨建引領、社區治理、物業智能化服務等模塊,打通了為群眾服務的“最后一米”。
??學陶未來社區按照智慧安防“1+3+X”要求,全面升級社區智慧設施并在社區內設立線下服務中心;依托浙里未來社區在線重大應用場景開發,探索老舊小區“線上”空間;?依托市級“數字家庭+未來社區”兩域融合平臺,架構“1+N+X”的平臺體系,為未來社區智慧運營奠定基礎。目前,學陶社區數字化平臺已實現與浙里未來社區在線重大應用貫通,包括12項標配應用落地、人房基礎數據貫通、物聯數據貫通、客流數據貫通、運營監測數據貫通等;社區實現安防監控全覆蓋,打造社區數據倉動態更新人、房數據,數字化平臺建設60項應用,打造高頻應用4個、個性化應用1個。
??十里頭未來社區搭建了社區智慧服務平臺,開發“東智家”小程序端,打通治理端、居民服務端、運營端以及駕駛艙,搭建駕駛艙+九大場景指標模塊的治理端,100%貫通人、房、企、事、物數據,實現對社區高效治理;平臺集成40多個智慧應用,充分發揮平臺內報事報修、活動報名等應用功能,并通過積分機制賦能社區建設活力。
??中山未來社區依托“東智家”智慧平臺,構建智慧物業線上線下聯動管理體系,小區居民可隨時進行物業服務申請和咨詢,智慧物業通過信息化系統實現服務請求快速響應和及時解決,實現突發事件零延時預警。
??聚力創新,加快建設共同富裕強市名城
??為認真貫徹中央關于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區建設的戰略部署,下一步,東陽市將不斷推進公共服務集成落地,探索可持續、可平衡的未來社區運行發展模式,擴大和規范居民參與社區治理流程和渠道,切實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指數,加快建設共同富裕先行市。
??推動公共服務集成落地
??進一步強化《東陽市主城區生活圈及公服設施布點規劃》聯動,加強街道(15分鐘公共服務圈)和社區(5分鐘公共服務圈)兩級公共設施服務配置。突出對“一老一小”群體的服務,加大公共服務供給力度,加快完善以黨群服務中心為主陣地,集智慧健康站、托育服務設施、養老服務設施、老年食堂、婦兒服務驛站等設施于一體的未來社區公共服務矩陣,努力實現公共服務設施按需配置、全面落地,不斷滿足居民生產生活需求。
??探索多元化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研究建立社區資產制度,包括資產的配置、運營、監管等,為社區資產保值增值、可持續運營保駕護航。擴大未來社區的資金平衡范圍,以產業稅收覆蓋前期投入。由未來社區的小平衡轉為產城片區的大平衡,從短期快進快出的開發模式轉向長期投入持續經營的運營模式。大力發展社區基金會,為推動社區內公益事業發展和居民參與打造可持續平臺。加快研究社區積分與周邊商業資源、公共資源的兌換機制,構建全市域積分通存通兌的路徑及政策,擴大社區積分的共享性、開放度和流動性,推進未來社區高質量發展。
??擴大居民參與渠道
??以構筑社區獲得感、幸福感為目標,通過以點帶面全域推進未來社區數字化平臺建設,實現引導居民自治、解決民生小事、落地公共服務、運營增值服務等目標,打造新型鄰里生態圈,不斷擴大居民參與渠道。加快制定居民參與流程規范,強化居民參與內容,落實好“好不好由居民說了算”的要求。以滿足社區居民物質與精神生活的消費需求,改善居民生活環境,提高居民生活品質為第一要義,把居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體現在項目建設需求清單上,堅持政府資金用于普惠型、公益性、保底線的建設和服務,讓共同富??吹靡?、摸得著,經得住實踐檢驗。
摘自?建筑雜志社公眾號?2024.01.23?陳婷?李旭峰
轉載至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