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來,泰安市以提升城市品質為目標,創新打造“紅色城管”,激活紅色引擎,探索出一條城市治理新路徑,改革經驗被《山東改革》宣傳推廣。
構建“兩園兩廊”宣傳矩陣,破解紅色陣地不多難題。一是創新打造黨建主題公園。龍澤湖游園改造新增黨建元素,選取7種中國共產黨精神集中展示。同時,大力宣傳部分勞模、企業家、科技工作者等先進事跡,激勵全市干部群眾積極投身現代化強市建設,發揮公園意識形態紅色陣地作用。二是創新打造黨群活動游園。將廣生泉游園打造成為休閑娛樂、學習展覽的黨群活動基地,引導周邊老黨員、離退休干部發揮余熱,積極為現代化強市建設建言獻策。三是創新打造黨建文化長廊、廉潔文化長廊。岱宗坊游園東、西兩側建設黨建文化長廊、廉潔文化長廊,分別展示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和泰安特色廉潔文化,已成為市民接受紅色教育的重要打卡地。
打造“紅色城管”鐵軍隊伍,破解紅色動力不足難題。一是筑牢紅色信念。創新打造“泰安城管”微信平臺,全年發布黨建動態等各類信息2400余篇。開展“登高望遠,奮力爭先”大講堂,營造學理論、學業務、長才干的濃厚氛圍。二是培樹紅色品牌。在民生實事項目、城市防汛等“急難險重”工作一線,成立黨員先鋒隊,讓黨旗始終在城市管理一線飄揚。推進“一支部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創建“黨旗紅18+6服務先鋒行”“黨建紅引領生態綠”等支部黨建品牌。三是鍛造紅色作風。實施“點線融合、四級貫通”城市基層治理機制,成立10支服務隊,下沉社區一線,對接聯系點55個,打造城市提升亮點24項,解決基層疑難問題110余個,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
激發“城市治理”動能活力,破解紅色引擎不強難題。一是探索“黨建+APP”模式。科技賦能城市管理,推廣“泰安·微城管”微信公眾號,變被動管理為主動服務,累計上報城市管理問題3.1萬件,政務服務熱線工單投訴量同比下降20.96%,群眾綜合滿意率提升至100%。二是探索“黨建+服務”模式。打造泰安城管服務驛站24處,吸納周邊流動黨員成立臨時黨支部,提供飲用水、急救箱、充電站等服務,推動“黨務、業務、服務”有機融合。創新執法監管模式,開展“油煙管家服務”,相關做法在全國推廣。三是探索“黨建+業務”模式。全力推進城市提升,2022年山東省城市品質提升三年行動評價中,泰安進入第一方陣。扎實做好泰城水環境“一張網”建設,全力疏通城市“脈絡”,1-11月份地表水環境質量改善幅度位居全省第1位。深化建筑工地揚塵治理,2022年綜合指數、優良率等多項空氣質量指標改善幅度位居全省前列。深入推進全域垃圾分類,在住建部季度通報中進入全國前20名。創新建立市管公共水域安全管理“四防”機制,2022年以來已成功救援落水人員8人。(泰安市城市管理局)
轉載至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