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召開的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指出,今后一個時期,城市建設工作必須緊緊圍繞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這個目標任務,讓人民群眾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智慧社區建設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發揮關鍵作用。近年來,各地持續推進智慧社區建設,因地制宜,探索出不同的經驗做法。
管理服務平臺化
??“小區3號電梯發現有電動自行車進入,請及時處置。”四川省崇州市仁里社區的智慧治理大廳里,工作人員收到智慧社區綜合應用平臺的電梯預警信息后,立即通知小區物業服務企業進行處理。
??崇州市以居民服務和多元力量參與為出發點,建設智慧社區綜合應用平臺,把治理和服務送到居民家門口。據介紹,智慧社區綜合應用平臺可為居民提供維修資金查詢、物業服務費繳納、小區投票表決等基礎服務。同時,建立小區問題上報處置機制、安全政務監測預警體系,實現線上響應閉環,快速預警、上報、響應。
??在建設智慧社區綜合應用平臺過程中,仁里社區匯集重點人群、安全預警、基礎設施等各類數據資源,形成務實管用的智慧社區管理駕駛艙。同時,針對社區老年人多的實際情況,仁里社區整合周邊養老服務設施、專業服務隊伍和社會資源,為老年人提供智能監護、服務預約、津貼認證等服務。“當老年人遇到緊急情況時,只需要按下一鍵呼救鍵,社區后臺就能實時監測到并派工作人員上門查看。”仁里社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目前,崇州市已通過智慧社區綜合應用平臺歸集包括高齡獨居老人、殘疾人和臥床患者等6.1萬人的數據信息,安裝智能煙霧報警器、智能監測水表共28個。
??與崇州市相似,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譜區依托社區綜治中心部署建設智慧平安小區平臺,以綜治中心為物理載體,匯集各類數據,整合網格員資源,通過中心預警和指揮調度,對異常情況及風險事件實現智能預警、及時傳達,提升了小區的安全指數。同時,青云譜區以智能化聲控系統為依托,建設社區廣播站,幫助居民全方位了解社區事,構建“基礎設施完善、功能配置齊全、綠色低碳智慧、文化特色彰顯、鄰里關系和諧”的高品質智慧社區。
應用場景多元化
??智慧社區正在努力構建“無處不智慧”的生活場景。“以前朋友來我家,我還要下去開門,很麻煩。現在他們打電話過來,我可以一鍵開門,非常方便。”家住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四季花城小區的居民牛先生說。他所說的一鍵開門是指通過“智享樂安”微信小程序,居民在手機上一點,小區的大門就能為來訪者自動開啟。
??為優化基層治理模式、提升社區服務效能,廣饒縣積極探索“互聯網+社區服務”模式,打造“智享樂安”微信小程序,實現社區服務“一個入口、一個賬號、一網通辦”,通過整合生活繳費、交通出行、醫療服務、民意表決、物業服務管理、政務服務等高頻服務事項,居民足不出戶即可實現便捷繳費、在線問診等功能,有效打通便民服務“最后一公里”。
??近年來,廣饒縣建立起“硬件+平臺+服務”三位一體的智慧社區管理體系,建設“四端一微”格局的智慧社區管理平臺,覆蓋縣級、鎮街、社區、物業服務企業4大用戶端,涵蓋9大模塊25項功能,通過采集24個城市社區的全要素數據,搭建智慧社區的數字底座。
??通過綜合運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行為分析等技術,實現對前端智能感知數據的實時采集、分析研判;通過完善布局人臉識別、車輛識別、可視對講等智慧通行設施,實現“人過留影、車過留痕”的自動化登記管理,實現居民刷臉自動開門和車輛不停車快速通行。“便捷、高效、智能的通行新方式正在成為社區居民生活的新常態。”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在推進智慧社區建設的過程中,四川省成都市雙流區永安鎮鳳凰里社區依托數字化平臺和線下服務機構建設便民惠民智慧服務圈,提供線上線下融合的社區生活服務,構建“智慧社區共治理”新格局。
??線上智慧場景建設方面,鳳凰里社區創新打造“五彩居”微信小程序,搭建便民服務指南、二手交易、技能求職、房屋租賃、企業招聘5個特色應用場景,服務覆蓋當地企業和轄區居民。線下智慧場景建設方面,鳳凰里社區圍繞社區特色,高效打造電梯防電動自行車進入系統、智能門禁、高空拋物、電動自行車智能充電、24小時便民服務等應用場景,實現了應用場景與社區發展的有效結合。
設施整合精準化
??電梯安全、高空拋物、窨井蓋破損等是居民十分關注的小區安全問題,智慧社區建設為解決這些問題探索出了一條新路徑。
??崇州市為小區電梯建立電子臺賬,居民可線上查詢電梯的基礎信息以及維護保養、保修等操作流程。同時,針對電動自行車進入電梯容易引發的安全隱患,通過在電梯里安裝攝像頭對異常行為進行監控,一旦出現異常行為,智慧社區綜合應用平臺會及時觸發報警,對電梯內異常預警信息進行上報、響應和處理。在監測高空拋物方面,崇州市在小區樓棟上安裝智能攝像頭,基于人工智能視覺分析,識別高空拋物行為,記錄整個拋物過程,并將拋物軌跡可視化,從而定位拋物位置。
??安徽省天長市千秋街道則以千秋家園為試點,探索智慧社區建設。通過投入使用高空拋物智能檢測系統,在每棟樓的正側面各安裝兩組高清攝像機,對不同樓層的拋物行為進行實時監控、畫面存儲。當系統監測到高空拋物行為時,會自動實時拍攝取證,記錄時間、地點、拋物軌跡,回看錄像即可鎖定拋物者。
??在小區監控中心,后臺以AR(增強現實)實景地圖的形式顯示小區內的動態信息,人員出入異常、高空拋物等預警信息都會實時彈出提醒。小區物業服務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安裝高空拋物智能檢測系統后,小區內樓頂違章搭蓋、車輛亂停放以及亂擺攤、堆放雜物等問題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緩解。
??在貴州省貴陽市春暉苑小區,居民通過人臉識別進出小區,無須隨身攜帶門禁卡;系統會對外來訪問人員進行記錄,實現外來人員出入留痕及軌跡可查詢;小區內,高清攝像頭記錄著是否有高空拋物情況,當設備出現故障時系統會第一時間通知物業服務企業進行處理。目前,該小區已經完成包括人臉識別、高空拋物、充電樁等在內的九大領域城市智能感知終端設備部署,居民通過小區內的電子屏幕便可以實時了解小區的相關情況。
摘自?《中國建設報》?2023.02.01?盛卿
轉載至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