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型城鎮化、城鄉一體化深入推進,城市規模日益擴大,對城市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必須探索創新城市管理現代化新路徑,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精細化、規范化、智能化水平,才能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理順“一套體制”
建立“大城管”格局
??建立“大城管”體制機制,成立城市綜合管理委員會及辦公室,充分發揮宏觀指導、綜合協調、高位監督和重大決策的作用。
??把“全周期管理”理念融入城市規劃、建設和運行管理全過程,構建現代化城市治理體系,增強城市治理的整體性和系統性。
??通過不斷創新管理理念、管理手段和管理模式,形成法治健全、標準完善、平臺和網絡高效、綜合評價考核合理、城市安全宜居和市民文明素質不斷提升的“大城管”體系,加快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樹牢“四種理念”
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處理好人民與城市的關系,樹牢人民至上理念
??城市管理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作為衡量工作的根本標準,把“為民服務、為民謀利、為民辦事、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努力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處理好秩序與活力的關系,樹牢精細治理理念
??把“精細化”的理念貫穿到工作的全過程和各方面,堅持源頭治理與常態長效治理相結合,堅持人防和技防相貫通,堅持重點區域和一般區域、中心城區和郊區農村全覆蓋,既保持城市干凈整潔,又促進群眾就業增收,使社會既充滿活力又井然有序。
●處理好治理與服務的關系,樹牢精心服務理念
??把精心服務理念貫穿城市治理和行政執法的全過程,主動換位思考,主動傾聽服務對象、市場主體和群眾的聲音,順著群眾的意愿去謀劃和推動工作,變被動治理為主動服務,寓治理于服務,以服務促治理,把城市治理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
●處理好力度與溫度的關系,樹牢柔性執法理念
??牢固樹立柔性執法理念,充分考慮市場主體面臨的難處和群眾的合理需求,實施包容審慎監管。堅持寬嚴相濟,教育與懲戒相結合,對輕微違法行為實行“首違不罰”“無過錯不處罰”等“容錯機制”,使城管執法既有力度又有溫度,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走好“五條路徑”
實現城市治理現代化
●改善市容環境,提升城市形象品質
??按照“提品質、出精品、創經典”要求,提升標準、長效治理、堵疏結合、做好保障。聚焦市容環境問題,持續開展戶外廣告設施、侵占城市道路、市容環境秩序、門店燒烤經營專項整治行動。充分調動社會各界力量,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長效化治理機制。積極設置便民市場(經營點),引導流動攤販入市經營。
●堅持人民至上,推進城市共建共治共享
??按照“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要求,建立政府、社會、市場等多元主體共建共治共享的現代城市治理結構。充分發揮黨組織對城市基層組織的領導地位,不斷提升黨組織對城市治理的領導力和號召力;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加強政府對社會力量、群眾自治組織等參與城鄉基層治理的指導與規范;推動社區自治機制建設,推動法治、德治與自治有機融合;正視社會力量、社會組織的重要作用,建設多元主體參與的社會治理體制機制。
●加強協調配合,構建多部門聯動機制
??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是一個有機整體,不可分割,必須增強城市治理工作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一要完善源頭治理,推動城市基礎設施同步規劃、同步建設,減少后期治理難度。二要加強過程管控,建立城市管理部門與相關部門以及屬地政府的聯動協作機制。三要健全和落實許可告知制度,對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預防,對已經出現的問題及時改正。
●延長治理鏈條,推進垃圾污水閉環治理
??加快補齊垃圾分類處置、污水處理方面存在的短板,全力構建干凈整潔、美麗宜居的城鄉環境。一要狠抓重點項目建設;二要深入開展生活垃圾分類;三要深入推進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四要深入推進建制鎮生活污水治理。
●打造數字城管,實現城市“全周期治理”
??堅持向改革要動力、向創新要活力,建立“主動發現、快速響應、扁平指揮、高效聯動、敏捷處置”的城市現代化治理體系,推動城市治理更智慧、更高效。一要加快建設城市運行治理服務平臺,推動城市運行治理“一網統管”。二要用心做好便民服務,落實首問負責制和問題交辦制,切實做到高效辦結、限時答復。三要深入搭建“城市治理、一碼智管”應用場景,全面完成市政公用設施賦碼確權工作。四要加快推進建筑工地揚塵智慧化管控項目建設,確保施工揚塵技防閉環式治理措施全面落實到位。
摘自?《中國建設報》?2023.08.21?山西省晉城市城市管理局?王澤媛
轉載至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