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濟南建設是中央和省委部署的具體行動,旨在提升濟南的核心競爭力和推進治理現代化。濟南市城市管理局通過提升智慧化水平,破解渣土治理難題,在全省率先開發建筑垃圾管理服務信息平臺,探索渣土精細化管理的“濟南實踐”。
強化頂層設計?搭建智慧管理平臺
??近年來,濟南市持續加大對建筑垃圾治理力度,取得了較大成效。但渣土治理難點弊端仍未根治,當前仍存在未經核準的大貨車從事建筑垃圾非法運輸情況,揚塵污染、噪聲擾民問題頻發,影響建筑垃圾運輸行業管理。同時各行業主管部門之間存在數據壁壘,各區縣對建筑垃圾智慧化管理缺少統一的管理載體,管理通路不暢。
??經過多方調研籌劃并借鑒國內先進城市治理經驗,濟南市城市管理局在全省同行業中率先推進平臺建設,實現預警、發現、溯源、轉辦、處置、反饋、考核、分析、決策的閉環管理,打造輻射建筑垃圾處置全時、全域、全程的實時監管系統,全面提升智慧化管理水平。
??管理平臺包含核準服務、批后監管、考評管理、裝修裝飾、資源化利用和轉辦管理六大功能,實現跨部門數據對接、資源融合和閉環管理。
??通過該平臺,可以實時監控查詢123家運輸企業和3336輛渣土車的數據,包括準入備案、狀態修改、車輛準入和退出、軌跡查車等;可以對源頭排放和末端消納進行批后監管,提升市區兩級城管部門的工作效率;可以將紙面制度電子化,解決“人情考評”現象;通過微信小程序等便捷方式,實現物業服務企業、居民、商戶等裝修垃圾產生源頭的自主上報和自由發單;可以通過監控抓拍設備統計資源化再利用數據;可以預警業務部門違規線索,形成轉辦件后提醒、預警和反饋,形成閉環管理。
注重實用管用?開發四大場景應用
??依托平臺,濟南市還積極打造視頻監控等“四大場景應用”,推動渣土治理提質和為民服務升級。具體包括源頭視頻監控實時溯源、途中車輛實時抓拍取證、末端排放數據自動鎖定和案件分析轉辦閉環處置。
??源頭視頻監控實時溯源。針對源頭排放,平臺接入市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近萬路視頻進行篩選,接入自建的視頻分析識別算法中。針對源頭使用未核準車輛運輸建筑垃圾、準入車輛存在違規作業等現象進行自動抓拍、主動識別。
??途中車輛實時抓拍取證。在全市19處重點區域安裝了近30路視頻監控設備,結合車輛定位GPS數據,實現渣土運輸車輛違規問題快速預警、動態監管。目前以上點位每日抓拍各類圖片近10萬張,經系統自動分析判別后篩選圖片近1000張。
??末端排放數據自動鎖定。利用末端排放(89處直接利用項目、419路視頻)對違規消納的現象進行大數據分析。如發現疑似違規行為,系統自動生成線索直接推送至管理人員終端,為實現電子聯單和渣土流向分析提供數據支撐。
??案件分析轉辦閉環處置。貫穿市、區(縣)多層級管理主體,平臺針對源頭、途中、末端發現的各類違規問題,采用自動轉辦、分級處理的方式進行處置。針對時效性較強,需立查立改的違規事項,采用快轉快辦,系統自動通知,精確到各級管理人員,促進工作能動性充分發揮。
聚焦長效管理?建立閉環運行機制
??依托平臺建立指揮調度、閉環管理等機制,實現建筑垃圾全過程管理。
??讓數據說話。“讓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的濟南市建筑垃圾管理新模式,平臺數據全面性達到近80%以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統、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自動發現率提升40%以上,渣土車違規運輸比例下降10%,實現渣土“兩點一線”全過程監管服務。
??讓效率說話。實現智慧城管、交警等跨部門數據共享以及多種數據源的規范、治理與分析,解決了建筑垃圾數據分散存儲等問題,為建筑垃圾的智能監管奠定數據基礎。
??讓成果說話。實現“源頭管控、全程監管、準確分析、區域聯動、及時預警”的管理目標。通過大數據實現渣土“三黑”分析、渣土流向分析,為管理者提供大數據研判,持續提升建筑垃圾處置管理工作的智慧化、高效化、精細化。
摘自?《中國建設報》?2023.12.11?何繼文?范新華
轉載至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